知ing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章元沅 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上传

查看本书

第四章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宋代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1)   农产品商品化的扩大

a)   粮食商品化程度的大幅提高(是衡量自然经济演变程度、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因为所有商品都直接或间接与粮食交换)

原因分析:

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有余粮可卖;

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赋税结构相应变化,推动粮食商品化进程;

地主对货币的欲望增大,聚财方式悄然发生变化;(地租中收钱比重也上升)

一般农户纳租完税之余也出卖少量农副产品。

b)   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尤其是丝织品,因为是用来纳税的,多卖给富人,因为丝织品不经穿,穷人穿不起。

宋代的发展变化:

农家丝织品的生产过程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宋代民间的生丝生产与织丝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使丝织手工业内部出现专业户,导致商品化,因而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这里出现)

宋代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桑蚕业或纺织业的专业户;

宋代农村向市场提供的丝织品大大超过唐朝。(因为货币需要量增加,农户的副业产品越来越与市场联系)

c)   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发展。比如茶叶、桑蚕、染料和甘蔗。

茶叶比唐代的发展:

饮茶社会风气盛行,市场消费增加,产茶区域扩大;

生产规模扩大;

总产量增加;

从事茶叶生产的专业户增加,脱离粮食生产,开始为价格而生产,专业区扩大,而且开始雇工,专门制茶、炒茶的作坊兴起,即茶焙。

(2)   私人手工业中的商品生产。

a)   纺织业——丝织业中“机户”大量出现。(机户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机织家庭)标志丝织业中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b)   制瓷业——北宋著名的官、汝、均、定、哥五大名窑,耀州窑和磁州窑;难懂景德镇的瓷都地位的确立和瓷器产地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发展。

c)   印刷业、矿冶业、金属加工业、造船业、造纸业等商品生产的发展。

作用:

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极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1)       粮食商品化程度提高,反映了农民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

2)       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加强了农村生产过程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市场范围扩展到农村地区。

3)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发展反映为价值而生产的趋势,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4)       纺织业中机户的出现,反映商品生产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       制瓷业、印刷业等的发展反映了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二、 简述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中唐以来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为大量人口脱离农业从事工商业创造了条件。

(3)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条件的改善。

a)   宋代的水路交通较前便利,海运事业迅速发展。

指南针和罗盘的运用;社会环境安定,车船制造业进步。

b)   服务于大商业的各种辅助机构大量增加——信用制度和旅店、仓储业的发展(如柜坊、便钱务、金银交引铺、质库、邸店、塌坊、堆垛场等)

c)   货币制度的发展——货币铸造业兴盛,纸币产生与发展,标志我国由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开端。

 

三、宋代商品市场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局限性?

(1)   城市市场的扩展

a)   坊市制度崩溃

所谓坊市制度,是在城市中划分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对商业贸易活动严格限制时间、地点的一种行政措施。唐中叶开始破坏,至宋代彻底崩溃,市区面积大大增加。

商税收入增加,早市、夜市都很兴盛,扩展到城外,面积增加,从而使交易区面积大大增加。

b)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郊出现新商业区和卫星镇市。

c)   城市商业更加频繁——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开封城市商业的繁盛景象。

交易规模大,比如酒类专卖,并且需要购买酿酒权,说明酒类上市量和交易量都很大。

d)   定期集市和各种专门市场大量出现。

比如开封相国寺内的定期集市,是土特产品集散大市之一。专门市场叫做“行”。

(2)   地方市场的扩展——镇市、草市、墟集的勃兴与发展。

a)   与商业、手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b)   沿江沿海口岸出现很多镇市。

c)   水陆交通要道两旁。

d)   由于某种手工业的发达而升格为镇。

(3)   宋朝与边地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发展。

a)   宋与各少数民族间的官方互市贸易更加兴盛。

b)   屡禁不止的民间走私贸易日益扩大。

(4)   对外贸易在宋代的新发展。

指南针和罗盘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贸易口岸增加,其中两浙地区最多;船只航程增加;阿拉伯商人最多;手工品、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最多,主要输入香料和珠宝。

局限性:

1)       商品市场发展的基础并非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而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化商品流通,故从根本上讲,仍只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导致商品流通异常活跃的因素,除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各级城市的兴盛外,还有各地区地理特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自然性生产分工以及政府赋税征收的货币化倾向。

2)       市场的数量、分布密度、水平规模、发展形态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

 

四、宋代商人资本的运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   行商。即贩运商,进行长途贩运贸易和海外贸易,获得地区差价。他们压低采购价和运价,抬高销售价格。其中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最为富有,甚至吸引了官吏经商。

(2)   坐贾。即店铺商人。比如宋代交引铺为入中商人作保,但也是买贱卖贵;他们还结交权贵,大商人甚至用专卖垄断商品。

(3)   包买商,是指预定、包买和收购小生产者生产的走俏商品,在市场上转贩牟利的商人。

特点:

直接深入产区进入生产过程,用包买契券或预付定金的形式,买断某种紧俏商品,然后进入流通领域转贩牟利。这种既在流通领域又在生产领域活动的商人资本已不同于局限于流通领域,通过贱买贵卖增殖的传统商人资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