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量通货膨胀的传统指标:
(1)消费者物价指标CPI:亦称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幅度;
(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批发价格的变动指数;
(3)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DP。
2.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论:由于投资增加或是中央银行放松银根、财政当局时候死赤字财政政策使总需求的过度增加,继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论:在总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工资租金利率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物价持续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与输入性通货膨胀理论:由于经济结构改变或是伙计经济交往,导致物价上涨同伙膨胀。包括需求移动型通货膨胀、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国际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
3.通货膨胀在现实中反映的是社会总产品供不应求(供<求),但实际理论上是供大于求(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