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管理学教程

朱秀文 编 / 天津大学出版社

知世 上传

查看本书

管理者:管理这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是负责一个团队所有成员工作绩效的人,拥有分配组织资源的正式权力。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与解决方法::(l)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组织的不确定性有两个相关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程度和环境的复杂程度。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决策的过程: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制定备选方案。3,评价备选方案。4,选择最优或次优方案。5,实施选定方案。6,追踪检查。
制定战略的过程:1,确定组织使命和目标。2,组织外部环境分析。3,组织内部条件分析。4,SWOT分析和战略形成。5,战略实施。6,战略控制。
波特的五种力量(影响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数量、潜在入侵者的威胁、购买者的力量、供应商的力量、替代产品的威胁。
SWOT分析:SWTO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公司的优势和劣势,第二不是对公司所处环境中的当前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或威胁进行全面分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衣食住行方面满足;(2)安全需要,现在各方面—就业安全、劳动安全、人身安全;未来安全需要—退休金、医疗保险;(3)社交需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照顾和关心、爱护、支持和帮助。(4)自尊需要,受到尊敬及成就得到承认,在同事中有较高的地位、声誉和威望;(5)自我实现需要,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实现。

反馈的优缺点:优点— 1、提供信息,发现结果与目标的偏差; 2、给下一轮工作的正确开展创造条件3、应用范围宽。缺点—实施矫正措施前,偏差、失误、损失已经出现。

前馈的优缺点:优点— 1、防患于未然,避免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2、适用广泛; 3、不针对具体人,不易造成面对面的冲突,易于被接受。    缺点— 1、需要事前及时准确的信息; 2、对规律的把握及预测要求严,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目标管理: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过程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一过程一级接一级转换为各级组织、直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的优点:1、通过目标管理可以使各项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有助于最大限的调动下属人员的进取性,责任感和荣誉感。3、有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4、有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的缺陷。

目标管理的缺点:1、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未普及。2、强调自身目标而忽略了整体目标。3、片面强调个人目标的完成,忽略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4、有些可能无法有效进行分解和落实。5、缺乏灵活性。6、一般为短期的。

目标管理的特点:1)明确目标;(2)参与决策;(3)规定期限;(4)反馈绩效。

目标管理的原则:1,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2,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3,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4,考核评估必须执行到位。
组织设计的基本形成:
1,  简单结构:优点,反应快速灵活,运营成本低,责任明确。缺点是随着组织的成长,他就显得日益不合适了,
2,  职能型结构:优点是适应了大生产分工合作的要求,提高了专业化管理水平,降低了设备和职能人员的重复性,减轻了高层管理者的责任压力,使其能专心致力于最主要的决策工作。缺点是组织中常常因为片面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最佳利益,没有一项职能对最终结果负责
3,  分部型组织结构:优点是最高管理层可专注于公司的战略决策事务,各事业部可以更好的以客户为中心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於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培养多面手级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经营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环境的敏捷适应性,是公司较早适应未来的竞争和挑战。缺点是各事业部有完备的职能部门机构重复,管理人员增多成本增高,相互间支持与协调困难,限制资源共享,出现各自为政的部门主义倾向,损害总体利益,影响组织长远目标的实现。
4,  矩阵型组织机构:优点是促进专业资源在各项目中共享,便于一系列复杂而独立的项目取得协调,同时又保留将职能专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经济性。缺点是放弃了统一指挥,像两个上司汇报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又隐藏着有共同下属的管理者的权力斗争。
5,  网络组织:优点是1,全球性的竞争力。2,劳动力的灵活性和挑战性3,这一结构是所有组织结构中最精干的一种因为它需要的管理者极少,且不需要大批的参谋和管理人员。缺点是1,缺乏实际控制。2,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3,员工忠诚度可能较低。
1,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那些角色?
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
禁止批判、自由奔放原则、追求数量、借题发挥。
3,简述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
组织环境是指企业边界之外对企业运作可能产生影响的力量和条件,包括:
一般环境:经济力量、全球力量、技术力量、社会力量、政治法律力量。
任务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
4,有人说:计划和控制是一枚硬币上的两个面,这句话如何理解?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则是完成计划的保证。1、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准;同时控制又是计划得以实现的保证。 2、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 3、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 4、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控制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 5、上一阶段控制的结果是下一阶段计划的基础。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闭路系统,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5,简述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
6,  什么是权变理论,其主要思想是什么?在实践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7,  简述应如何分别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衣食住行方面满足;(2)安全需要,现在各方面—就业安全、劳动安全、人身安全;未来安全需要—退休金、医疗保险;(3)社交需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照顾和关心、爱护、支持和帮助。(4)自尊需要,受到尊敬及成就得到承认,在同事中有较高的地位、声誉和威望;(5)自我实现需要,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实现

 1.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2.目标管理有什么优缺点?
3.增加和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额是实行奖惩的最佳方法吗?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激励和约束措施?
4.你认为实行目标管理时,培养完整严肃的管理环境和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哪个更重要?
答:1.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⑴MBO中的目标应简明扼要,并尽可能量化,这样便于评价目标实现情况。目标的内容不宜太多,应突出重点。案例中的企业通过把部门目标分为必考目标(控制在2—4个)和参考目标,这样便于集中精力抓好主要问题和关键目标。目标要有挑战性,案例中的企业要求在制定部门目标时必须高于企业总目标正是贯彻这一原则。⑵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强调员工的参与,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共同协商,这样既保证了目标的可行性,也有助于激发下级和员工的积极性。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强化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充分挖掘潜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与信息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与部门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及时了解情况并加以解决。该企业建立的工作质量联系单和修正目标方案制度,就阿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⑷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2目标管理有何优缺点
案例中的企业通过多年实践表明,目标管理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了企业潜力,提高了企业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绩效。
但是目标管理也有不足:⑴目标制定过程费时、费力,如果协调不好,反而会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目标管理的效果⑵企业员工素质高低会影响目标管理的实施,如果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较低,就会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⑶在上下级或部门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好要有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和提供保证,但这往往很难的。
3.计划期末必须进行目标成果评价,并根据实际绩效对不同执行者给予奖惩,以达到激励目的,该企业的做法是根据成果评定情况,增加或减少相关部门个人的资金发放额。应该说,这种做法是相对有效的激励措施,因为它将员工收入与绩效很好地挂起钩来。但这种方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法,因为一方面奖金基数的确定很可能发现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有些部门或个人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尤其是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目标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因此,除了增加或减少奖金外,企业还可以配合采取其他一些奖惩或激励措施,如精神激励,即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荣誉称号等,或者给予晋级机会,或才给予培训机会等。
4.完整严肃的管理环境,(比如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沟通)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有了这一点,并不代表企业管理水平或绩效水平一定就高。如果在些基础上,能够形成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机制,那么对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企业的潜力,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绩效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二者都重要,只不过发挥的作用不同,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在管理基础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就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基础工作做了,寻求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变得更重要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