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评价优缺点)
1)讲授法①是指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只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②具体方式主要有四种: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③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④注意事项:第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注意讲授时的启发性和直观形象性。第三,注意讲授的时间。第四,注意讲授时的语言艺术。
2)谈话法①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②根据教育任务不同谈话法的具体方式有4种:复习性谈话、启发性谈话、总结性谈话、研究性谈话③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育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④注意事项:第一,设计好问题。第二,善于提问、第三,做好谈话后的总结工作。
3)讨论法①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②根据参与讨论的形式可以分为:班级讨论跟小组讨论。根据讨论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综合性课堂讨论、专题性课堂讨论、研究型课堂讨论③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种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④注意事项:第一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对象和范围,第二要注意讨论法使用的时间跟频率,第三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1)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拟订发言提纲等。(2)讨论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不轻易地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加以评价(3)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克服讨论法的不足(4)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
4)实验法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②根据实验目的和任务不同,可以把实验法分为三种类型:感知性实验、验证性试验、复习性实验③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④注意事项:第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第二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第三做好实验后的总结。
5)演示法①是指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②演示法优点在于,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在直接的感知中认识事物,主动获取知识。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演示如果选择对象不合适或出示时机不成熟,会造成课堂教育零乱,不紧凑等。
6)参观法①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并紧密配合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定场所进行直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以此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方法②参观法是一种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对学习起着补充和验证作用,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参观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经验和体验,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另外还有助于密切学校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7)研究法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②采用研究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体验③注意事项:第一选好研究课题,第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