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买办制度
一、 简述买办制度的主要内容,买办资本的来源及其投向。
买办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后,他们往往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势力。
主要内容:
买办制度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买办合同、买办保证金、买办间、买办职能及其扩大、买办收入。
买办资本来源:
① 薪金 ② 佣金 ③在其他中外商人之间充当经纪人 ④自营商业 ⑤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洋行款项,利用各种陋规额外索取。
买办资本的积累和投向:
(1)投资于自营商业是极为普遍现象,所占份额最大
(2)在外资企业中大量附股
(3)投资洋务派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4)投资兴办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二、试就19世纪买办与洋行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和评价。
1、买办具有洋行雇员的身份,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2、买办与洋行在某些地方拥有共同利益,他们成为西方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3、买办还有和中国政府保持联系的优势。
三、试就19世纪买办与中国早期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和评价。
(1)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部分买办资本向民族资本的转化及其原因分析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时期买办的作用(买办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a) 作为投资者的作用
b) 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
合同法和有限责任制的运用,利用专业知识打官司;
有买办转化为管理者的人都比较成功,用于承担风险,具有冒险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是投资者,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的集合。
c) 其局限性
他们的诚实令人怀疑。贪污、挪用公款经常发生,将洋行中的陋习带入新式近代企业,危害很大。
热衷眼前利益,注重短期效益,从事投机活动。
不愿尽全力与洋行竞争,仅把财富投资于工业。
但是,就道德而言,贪污并不比其他商人更多;洋行和买办原本就是互相挪用;与管办企业敲诈勒索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最终,买办走上了自办企业的道路,因为太过富有,不愿意受到政府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