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P2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教师社会地位来看, 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 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2、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有哪些?P122-123 ①谦虚和蔼。②尊重理解。③一视同仁。④角色置换。 3、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P6)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 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一点一滴做起;(5)虚 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 改正错误。 4、如何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P131 1、理解别人:理解别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础,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达则达人”。2、注意小节:一些似乎无关紧 要的小节, 如疏忽礼貌, 不经意的失言等, 其实最能消耗情感帐户的存款的 ; 3、 信守诺言:守信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而背信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4、阐明期 望: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源自于对彼此角色与目标的认识不清,甚至相 互冲突所致。 5、诚恳正直:背后不道人短是诚恳正直的最佳表现 ;6、勇于 道歉:出于至诚的歉意足以化敌为友。 5、简述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的“偏爱”、“偏见”的危害性 P105
教师的“偏爱”很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 落, 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 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 成绩、性格等因素而过分偏爱某一些学生,而冷落另外一些学生。 有些教师对待“差生”用一种“晕轮效应”,即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纪律、 品质等各方面都是不好的,对差生有一种严重的歧视。这样会给学生身心造成影 响深远的伤害。 6.简述国外教师道德教育的共性特点 P23 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2、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 施操作。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7.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是什么?
教育观念现代化;才学知识现代化;教育能力现代化;心理素质现代化 8、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现实意义。 1、 教师职业专业化为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和物质 待遇相对较低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方法,也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机遇。2、 教师职业专业化可以改变以往人们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即只要有知 识就可以当教师的传统旧观念。 3、 教师职业专业化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 平,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满足教育顾客的需要,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4、 教师职业专业化可以吸引更多的素质较 高、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教师职业。 9.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的辩证关系。 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要看到 二者的统一性。 一个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人,也必然是一个严格遵守职业纪律的人,也就 是说两者是对职业活动的共同要求,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同时,两者又有差异性,职业道德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倡导某种行为,而职业纪律 则以强制手段去禁止和惩处某种行为; 职业纪律的执行和检查往往有专门机构来 保证,而职业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手段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人 们思想境界和情操。 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P3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 道德判断能力。 首先 ,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表现在它明确区分教育活动中的 “ 真善美 ” 和 “ 假丑恶 ”, 从而使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辨别哪些教育观念是正确 的、符合人性的 , 哪些教育观念是违反人性的 : 哪些教育行为是有利的、应该 做的 , 哪些是教育行为是不利的、 不应该做的 : 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幸 福的 , 什么样的职业生活是低级庸俗的等等。 其次 , 教师职业道德在向教师阐明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 , 还以系统的职业道 德行为规范为教师提供全面、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工具。 再次 , 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凭借道德预测 , 预见教育活动中可能发生 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 以及某种教育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 并为此做好道德选择 的准备。
此外 , 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帮助教师运用一定的师德观念、师德规范和准则去 分析、评价自身与他人的教育行为。 11.什么是教师职业良心?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P6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 , 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 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P6) 具体的要求有:其一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教育事业要有一种高度自觉 的责任感; 其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劳动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 价。 12.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
“三个关系”是什么?P12 第一、是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要处 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第三、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 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13. 与人交往握手要注意哪些顺序?(P93) (1)在上下级之间,应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才能接握;(2)在长幼之间, 应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接握;(3)在男女之间,应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 能接握. 14、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分歧?(P122) 其一,利用家长;其二,排斥家长;其三,教师一言堂; 其四,向家长推卸责任;其五,动辄向家长告状。 15.实现“双赢”协作原则应当遵循哪些要领? (P130) 1、培养双赢的品格;2、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3、签订双赢的协议;4、建 立双赢制度 二、是非辨析 1.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1)、此说法正确(2 分)。 (2)、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在认识能力、情绪状态、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 等都会表现出积极良好的状态,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3 分)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表现为缺乏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能力、 不善于协调 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及缺乏与他人交往、友好相处的能力等;这样的教师在 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交往中,容易导致学生认识的偏面性、不良情绪(如紧张、恐 惧、焦虑和压抑等)的产生以及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出对立、对抗等紧张的师生关 系,从而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3 分) (3)、所以说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2 分) 2.师德行为的选择仅仅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1)不正确 (2) 师德行为的选择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 比如社会对教师的师德要求。 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动机的驱使下发生。 一方面通过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促使教师坚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 的行为,纠正和终止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外 在的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时,就会通过教师的良心和义务感经常地、 主动地发挥作用,使教师自觉选择符合教育规律要求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调节 教师个体的职业行为。 (3)师德行为的选择是受外部条件的制约,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内驱动 力决定的。 3.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①正确. 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是由行为前的行为动机的确定,行为选择,行为本身以及 行为之后的反省和评价的过
程来完成.这一过程,既是精神活动的过程,也是实践 活动的过程. 道德是实践的精神,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总是把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变为以道德 原则和规范为标准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教师职业道德不是被动地 反映教育现象过程,而是从教师特定的职业道德价值要求出发能动地反映教育现 象的过程. ③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 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 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 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 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 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结合社会实际, 则酌情加分 P7 )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关于师德规范要 求的认识。P17 1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 , 并鼓励他们发展独立的判断力 ;2 、 教师要致力于培养作为未来成人及公民的道德意识 , 并以民主、和平与民族友 谊的精神教育儿童 ;3 、教师不能因性别、种族、肤色及个人信仰和见解的不 同 , 将个人信仰和见解强加于儿童 ; 4 、教师要在符合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 实施仁慈的纪律 , 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 ; (联系实际,酌情加分 P16)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 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 的示范, 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对学生, 真诚热爱;
4.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P6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 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有教师意识就是 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学生做榜样。(2)认真 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这是模范执行纪律的前提。(3)在教育劳动中 恪守教师职业纪律。实践是检验教师纪律观念强弱的唯一标准。(4)从一点一 滴做起。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所以,对教师来说任何一条纪律都是重 要的,必须严格遵守。 (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 改正错误。 (6) 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如早上准时到校上第一节课,要有意志和 恒心)。 5.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P3-4)
〈一〉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
的道德观念和 道德判断能力。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 , 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 6.论述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及其启示(P24)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共性: 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2.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 施操作;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4.强调教师职业 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西方发达国家师德教育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有:1.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 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 尚”走向“朴素”;3.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转向“养成”;4.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 (四)师德案例分析 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 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 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 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⑵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 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 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 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 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 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 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老师用自己的 爱心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⑴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 6 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 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 信吗?投放的书少了 6 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
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 5 本也都送回了。 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 ⑵谈谈你的认识。 4.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 师。 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要性。 5.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 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 条审核, 逐项打分, 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 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6.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 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 “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评点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 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1.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⑵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⑵分析: 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 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
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 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 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 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 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⑴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P87) (1) 公正、无私的爱要体现在对所有的学生的接受,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 的弟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 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位女教师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 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和一句温和的鼓励话,这堂课使人感到,女老师用自己 的爱心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2)、公正、无私的爱是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中:课堂教学中关 注每一个学生,没有偏见;评价学生时不带个人的感情
色彩;与任何学生谈话时 语气一样等等。也就是说,爱是一种公正、无私,要走出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 的偏见两个误区。只有教师公正、无私的爱学生,学生才能信懒教师,才能点燃 学生智慧之火。 3.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⑵谈谈你的认识。 ⑴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 ⑵分析: 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 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 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 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 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 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⑶认识: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 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 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 励人。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 4. 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要性。 (P76-77) 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
(1)说明了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无热忱便无伟大)的道理。
分析:积极主动的心态使你从生不逢时的自怨自艾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 不再一味的埋怨和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 (2) 积极的情绪是我们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内驱力, 它能促使我们积极 向上,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有品位,能赋予我们教学激情,能帮助我们提高 教学效果,是我们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 消极不良的情绪则会令我们精神疲惫,导致进取心丧失,使我们的自我控制 力和判断力下降,严重时会瓦解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教育 教学判断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因此,积极主动的心态在教师教育劳动过程中从“教师匠”向“名师”发展的前 提条件。 5.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P109)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的接触的机会心较多,应 是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主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 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科学、 恰当的评价和定位,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高,就 会遭受学生非议,被学生
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 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长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 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学生参与评价与其说是教师评价的创新和改革,倒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花 架子”,形式主义。不但对教师评价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反而打消了教师的积 极性,使评价背道而弛,有失偏颇。有鉴于此,学校领导在评价教师时要理性思 考,小心行事,让学生参与评价要“悠着点” 。 6.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P129) “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生动自然”,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气,也符合“活泼” 一词的含义,正反映了乙同学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观察和想像是儿 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没有给予积极 的肯定,必然会限制学生乙观察力和想像力的发展。 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这样的细节都被教师忽略了, 实际上,教育的艺术在很在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 理教育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 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因此,我们呼吁: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