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185 学分:1 总学时:17 大纲执笔人:李翔 大纲审核人:屈文俊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砌体结构》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本理论和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 绪论
了解砌体结构的历史、掌握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二)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原理
1. 了解砌体结构设计方法的历史;
2. 熟悉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 掌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概念; (三)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质
1. 熟悉砌体材料及分类、砂浆的性质和砌体的特点,并掌握其选用原则; 2. 掌握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及砌体抗压强度的确定方法; 3. 了解砌体在拉、弯状态下的破坏特征及其强度测定; 4. 掌握影响砌体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5. 熟悉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变形性能; (四) 砌体房屋结构形式和内力分析
1. 熟悉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的类型、特点及使用范围;
2. 了解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质,掌握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划分的依据; 3. 熟练掌握各种静力计算方案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 4. 熟练掌握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5. 熟悉弹性及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6. 熟悉砌体挡土墙的受力特点,了解砌体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五) 无筋砌体的构件承载力计算
1. 熟练熟悉掌握墙、柱高厚比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影响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3. 熟悉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 4. 熟悉砌体局部受压破坏的类型,掌握均匀、刚性垫块和柔性垫梁下局部受压验算公式的应用;
5. 熟悉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 6. 掌握砌体结构房屋的一般构造要求 7. 熟悉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六) 配筋砌体构件
1. 了解网状配筋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 了解组合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3. 熟悉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4. 掌握配筋砌块砌体构件受力特点和计算原理,熟悉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七) 过梁、墙梁、挑梁、圈梁
1.熟悉过梁、墙梁、挑梁的受力特点,掌握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掌握圈梁的设置目的及构造要求。 (八)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震验算 1. 掌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 熟悉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
三、课程基本内容
(一) 砌体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砌体结构今后发
展的前景。
(二) 砌体结构的计算原理
1. 砌体结构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 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 结构构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三) 砌体材料类型、选择原则、及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1. 块材、砂浆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2. 砌体类型及选择原则; 3. 砌体的抗压强度; 4. 砌体的抗拉、抗弯强度 5. 砌体的抗剪强度; 6. 砌体的变形性能;
(四) 砌体房屋结构形式和内力分析
1. 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的类型、特点及使用范围;
2. 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质,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划分的依据; 3. 各种静力计算方案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 4. 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5. 弹性及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
6. 挡土墙的受力特点,砌体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五)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 墙、柱高厚比的验算 2.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3. 局部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4. 局部受压破坏的类型,均匀、刚性垫块和柔性垫梁下局部受压的验算; 5. 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破坏形态及计算方法; 6. 砌体结构房屋的一般构造要求; 7.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六) 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1. 网状配筋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 组合砌体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3. 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4.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受力特点、计算原理和构造要求; (七)过梁、墙梁、挑梁、圈梁
1.过梁的类型、破坏形态、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2.墙梁的类型、破坏形态、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3.挑梁的类型、破坏形态、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4.圈梁设置目的和构造要求;
(八)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抗震验算 1. 砌体结构的震害和抗震性能; 2. 砌体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3. 熟悉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原理; 4. 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1. 材料力学 2. 结构力学
3. 土木工程材料 4. 建筑制图
5.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6.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砌体结构设计》,苏小卒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教材:
《砌体结构设计原理》,朱伯龙,同济大学出版社。 《砌体结构》,范家骥、高莲娣、喻永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砌体结构》,丁大均,龚绍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砌体结构学》,丁大钧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砌体结构设计手册》,苑振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八、课外要求:
1.在该课程完成后安排有一周混合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及砖砌体、基础设计。绘制施工图1-2张;
2.对于要求熟练掌握的砌体结构构件部分,应配有相应的习题。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http://www.wenku1.com/view/436A2D2FB014ABD0.ht